89731477.jpg

 

談到英文,是這裡很多新移民心裡頭說不出口的痛。

 

任憑你之前能力再好、能力再強、之前再國內再怎麼發達繁榮,一但到了這裡,英文不好,那只有“武功全廢”四個字可以形容。特別是這一群來自中國的maple leaf(布蘭登當地的大型豬肉屠宰工廠)的員工,和一般的移民不同(普通的移民基本上會檢驗語言的能力),純憑著勞力來工作換取移民的資格,所以大多數在國內原來並沒有很好的語言基礎。雖然說在他們被選進這個招工項目之前,曾經在國內密集地訓練了一年英文,但是一年畢竟說長不長,一旦登陸了新生活,那就是辛苦的開始了。

 

當我來到加拿大,每當有人問我說,為什麼我的英文這麼流利時,我總是不好意思地說,因為我在台灣教了幾年的英文。說句坦白的話,這不是我的英文真的有特別好(我自已知道自已的斤兩是多少),我後來才知道,這是因為長期下來,這裡的當地人對於新移民(我們的東方面孔,特別容易辨認出來是新移民),普遍有著”英文不好”的印象…。我和丹先生曾經遇見過來自大陸的教師訪問團(他們是正式的小學或中學老師),來布蘭登大學進修三個月,八、九個當中,有半數是英文老師。和他們互動之後,我非常訝異地發現,基本上就算是英文老師,他們那發音差到我簡直是聽不懂。如果說這是大陸學校的英文師資的平均水準的話,怎麼能夠教得出英文基礎好的小孩呢?所以若是大陸人的英文基礎普遍不好,那也真的怪不得他們了。

 

我發現,其實國中、高中的六年英文(我當年是從國中才開始學英文,不像現在從小學就開始要求了),就已經是相當扎實,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基礎了,真的是基礎中的基礎!若是這幾年的英文曾經有好好地學過的話,日常生活的會話能力,我不認為會是個大問題。說起我的英文基礎,那其實也不是經過特別補習的結果。若說有什麼加強的話,那就是我在輔仁大學曾經又修了兩年的必修英文(包含英文聽力、閱讀和會話),那是重視語言能力的輔大所要求所有的大學生都必需通過的課(我不知道其他的大學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要求),我只記得我們當時的大學英文老師很嚴(一般的通識必修課通常很鬆,只要不要太混過頭,基本上都能讓你過關),特別是英文閱讀,那教授以扎實的教學內容和嚴格的態度出名(當時後悔得要死,有那麼多選擇怎麼偏選了這個老師,覺得自已運氣真背),讓我記憶特別深刻,我沒有一次膽敢沒有預先做好功課、查好單字就去上課的,而且,也根本不敢翹課。

 

事後回想起來,就是因為多被“操”了兩年,所以英文能力沒有一上大學就完全還給老師,這也是那位嚴格老師的功勞,讓我沒有打混過關。

 

雖然說我在台灣,教了不少年的英文,可那一點都不表示,我的英文能力有因此而同步地提升。我可能有提升教學能力、教室管理的能力、教材的預備能力…但英文能力?!沒有花太多心思在上面。大部份的原因是因為我每年所接的學生,基本上是從頭開始教,而小學程度就算教個幾年吧,那也了不起學個幾冊的教材他們就畢業了,我又會再接一批新的學生。我的英文能力在應付教學上面綽綽有餘,所以我有自知之明,和英文本科系比起來,我只能算得上是半桶水響叮噹而已。

 

教學教了這麼多年,在台灣也看過各種大人、小孩在英文學習上面的爭扎。大多數人學英文,除了學校課業的要求和父母、老師的期望之外,很少有其他的動機。這也是學習英文的危機之一,因為學生本身看不到學習的目的,很容易在不間斷地考試之中喪失動力,怎麼可能提得起勁。可是語言的學習真的是一條漫漫長路,不是一殧可及的。除非我看到一些有遠見的父母,從小就主動、有計劃、有意識地帶著孩子接觸英文的環境(出國遊學、交英文的筆友…),建立英文的實用性和學習價值,不然的話觸目所及,太多的人是因為“因為要學英文、所以學英文”,問他本人為什麼學英文很重要,只能勉強塞幾個來自父母和老師的“官方答案”,…學習,幾乎是為了別人,很少是為了自已。

 

可是來到了國外,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在移民局中心當義工的我,常常看見中國人走進來,帶著不好意思或是羞澀的表情,表示想要報名學英文。這樣的表情通常背後有許多的故事。也許是在工作的時侯被同事欺負了,或是在工作上被上司指責了,不管是想要告狀、或是想要辯白,那滿肚的委屈,就因為英文不好所以根本表達不出來,所以只能悶在心裡、吞進了嘴裡。

 

或著我會看到一些中國家長,帶著他們約高中畢業的孩子,想要找一對一會話練習的英文夥伴,那背後可能就有被學校留級的陰影(因為新移民中途插班,英文能力通常過不了關)。教堂每週開的新移民英文學習課總是擠滿了人,給孩子報名的課後英文補習班(社區免費的),那排隊等待的名單長得讓補習班根本就消化不了。

 

我和丹先生常接到來自移民局的電話,說有那個家庭有誰需要去看醫生、去體檢、去法院、去找律師,需要人協助翻譯。就算是英文破爛如我,或說是我自知對於法律或是醫學的名詞是根本毫不了解,那也只能硬著頭皮上場,因為其他人的英文能力更糟,實在是需求孔急。如果這些家庭碰到有人協助那還可以,但萬一沒有人能協助的話,這些人怎麼辨?想到這裡,就覺得語言能力不好,真的是一大折磨啊~!

學習關鍵在於個性

 

我發現,英文學得好不好,和個性還是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中國人都太過害羞,叫他猛背單字那還勉強可以,可是說到直接和人溝通,那就實在是困難重重,很多時侯,我覺得和面子也有很大的關係。其實生活當中真的是需要時時刻刻都打開學習的感官,不是說進了教室才開始學習。

 

很幸運的是,我和丹先生在登陸加拿大之前,就預先規劃好買了一台I-PHONE手機,裡頭內鍵並且外裝了多種的字典,加上MP3和筆記本的功能,讓我可以一機在手,妙用無窮。後來,我的房東Aletha和我的英文練習夥伴最後來已經和我有默契到,每當我們在運動、在對話或是在參加讀書會的期間,有我不懂的單字,我只要一皺眉頭,她就會接過我的I-phone字典,然後在上面拼出我不懂的單字拼法讓我查出來。

 

很多人學是學,但是對自已的信心嚴重不足。有些人光叫自已的小孩好好學英文,自已卻淨把時間花在賭博和電視、網路上,這真的很可惜,因為學習的最重要一第一步就是建立正確的心態,才能夠事半功倍。不管怎麼樣,能夠勇於開口、不怕錯誤、持續嚐試、持之以衡,這些都是英文持續進步的良方,而有些我深感佩服的中國新移民家庭,就是靠著這股精神和力量,漸漸地克服了生活的困境,走出了自已的一片天空。

 

現在我也定立了一些自已的學習目標,立志能夠提升自已的英文能力。在自已碰過了許多詞不達意或是鴨聽雷的情況之後,我深深能體會得到,剛來加拿大的新移民,無法表達的痛苦。為了能夠服務更多的人,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已實力,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

和一般我所知道的考生,在台灣的補習班補托福有所不同,我在國外當地準備托福,自然得常常遇得到真槍實彈的場景。我的聽力練習不是來自CD或是錄音機,而是來自生活日常互動,我的對話練習不是來自花錢去補習班或是找家教,而是和房東和鄰居的互動。電話一響,就是我的聽力練習的考試,我得要想辨法了解對方的來意,記下訊息。在外面做義工也是玩真的,坐在移民局的辨公室裡頭,我得要一句句快速又準確地替英文不好的中國家庭做雙向的翻譯。在小學當義工,我得要第一時間了解老師的指示和需求,搞清楚她們要我做的是什麼。學校辨公室的秘書對我說話,我最好也要聽得懂並且做適切的回應。可以說是很幸運…因為對我而言,現在的英文學習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日常每天都能夠應用得上的工具,所以相對於台灣許多關在補習班補英文的考生而言,學習英文可算得上是實用多了。真的…學習是為了實力,不是為了考試,這樣的思維,還是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轉換過來的。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讀一本叫”一口氣英文演講”的書。這時侯丹先生走進來了。他皺著冒頭問我:”妳報名的五月的托福是PBT,又不考口說,妳唸這個幹嘛?”

我回嘴了:”我唸書是為了提升實力,又不是只為了考試。考試只是其中一個階段的過程而已。OK?!End disscussio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ook4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