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i0110_0010.jpg   

最近我們上ESL英文課,在看一篇關於世界經貿組織所做的對各國不管是生產力、生育力,生活期望值,平均壽命等做的調查。加拿大是英語國家中生產率最低的,是1.3,英語國家中最高的是紐西蘭,也才.7

 

在分組討論我們各國的情形的時侯,我嘆了口氣說,我們台灣的生育率今年已經是全求最低了,才 0.7

 

所有的同學都張大了嘴吧,問為什麼會這麼低?

 

我一時也說不出具體理由。我舉了之前政府的“用口號來獎勵生育方案”,還有幾個補助費用少得可憐的方案,搖了搖頭。政府稅收低,福利也差。最重要的是整體社會並不太歡迎小孩。雙薪家庭才能支持一個家庭,生育及教養小孩的個人成本及社會成本都太大,這些都是問題。

 

今天我讀了下面這篇文章,發現其實還有整個大環境的思維上的背後理由。如果輪椅族和老人不受歡迎,因為他們沒有效率和生產力,那麼憑什麼說小孩和殘障人士就會受到比較多的尊重和忍讓呢?我常常很驚嘆地,看著在加拿大的各種殘障人士往來自在地自已操作著特別改裝的車子購物或是出入,或是在外工作(要是在台灣,他們就很少見到蹤影)。也會有看到公車等公共服務對眼疾或是任何行動不方便的人,有到府接送的福務。不像是台灣,擁擠和空間不足,使得我們的殘障專用走道,多數變成了裝飾品。對殘障人士如此,對孩子的待遇,那更是不用說了。所有的購物中心,各種活動中心,都用各種設施來對小孩說:“我們歡迎你!“,甚至YMCA的健身中心,都附設有免費的托嬰托兒所,讓想要來健身的家長們能夠喘口氣。

 

我們的社會對下一代,對弱勢團體沒有太多的承載力,我們的社會對人的包容度和尊重度大大的不足。太多人被“工作及效率”的迷思給蓋住了眼睛。然後大家還要問:我們的下一代在那裡?!

~~~~~分享者簡歷:~~~~~

1.jpg  

Sharon,本名黃慧真

現旅居於加拿大。

個人網頁。鳳凰女的冒險旅程。:http://sharonlp41.pixnet.net/blog 

 

~~~~~~~~~~~~~~~~~~~~~~~

菜市場無障礙化

作者 徐敏雄 2011.09.18

前幾天我和我太太到市場幫岳母買菜,那天的天氣不但熱得可以,整個傳統場又擠滿了人,再加上一堆攤販擺滿了原本就稍嫌狹小的巷道,讓本來就比較沒有耐心的我更顯得心浮氣躁。

就在這個令人煩躁的時刻,我發現前面買菜的人龍停住了,許久都沒有任何一點移動。我心裡納悶著:「前面的人搞著麼鬼阿!天氣這麼熱,怎麼不走快一點?」後來才看到,原來是一個外籍女看護工用一台輪椅推著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伯伯在買菜,女看護問老伯伯要不要什麼菜,老伯伯用有一點吃力的語言表達他的想法。就是這樣一來一往的溝通,老伯伯坐的輪椅阻塞了被攤販佔據巷道所分隔出來兩條走道中的一條。

說實在的,當時的我因為被攀高的氣溫、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以及滿坑滿谷的人潮掩蓋住,我真的有點失去耐性了,心中些許責怪那個伯伯為什麼讓我無法趕快擺脫這個令人難受的吵雜環境。但經過大約兩、三分鐘後,當我又看到第二組、甚至第三、第四組外籍看護工推著其他高齡長輩在買菜的時候,我心中開始有點自責,也有了相當不同的反思。

我開始反省:在第一時間,我之所以會感受到極度地煩躁,除了受到高溫的氣候和高分貝的叫賣聲外,更重要的是,我覺得是這些「輪椅族」讓我的購物行為無法符合「效率」或「效益」原則。但事實上,原來這個菜市場的巷道應該是足夠兩台(甚至三台)輪椅雙向行走,甚至載運蔬果的發財車也可以順暢地進出,今天整個市場之所以會讓人覺得擁擠不堪、寸步難行,其實不是這些「輪椅族」造成的,而是那些不守法的攤販任意霸佔巷道中間設攤(當然有些讀者看到這兒,可能會為那些菜販抱不平,認為應該因為是市政府對菜市場攤位規劃不佳所致,但這可能是另外一個議題了)。

當下的我沒有責怪霸佔中央走道的流動攤販,反倒是將買菜不順遂的情緒責任歸咎給老先生老太太,原因是佔據中央走道的攤販提供我多元購物的選擇,滿足的我的消費需求,而那些輪椅族則是正好妨礙了我的看似順利的買菜計畫。但不曉得這些輪椅族的高齡長輩們是否更應該責怪我們,因為正是我們這些向佔據中央走道攤販購物的消費者,讓他們的買菜計畫更加不順利。

想到這兒,我忍不住跟我太太聊了一下,之後她也跟我分享她的感觸:「這些老伯伯、老太太有機會利用這個好天氣出來走走,真的很不容易ㄟ!平常他們可能都只能關在家裡,能來市場裡看看,買一些自己想吃的東西,心情應該會很好」。

當天買完菜,我對「菜市場無障礙化」有了最深刻的體認。嫌別人妨礙自己完美無暇行動計畫的人(就是當天的我),往往只會從表面看到別人的行為為自己帶來多麼嚴重的不便,而不會更鉅觀或深層地分析這些表象背後是否還有其他重要的禍首,以致於只會責怪那些「表面看來」不符合或妨礙效益或效率原則的人。殊不知,自己可能才是這個表面現象最主要的結構性共犯!!!

另外,我心裡也明白,輪椅上坐的人本來就不見得一定是「老人」,因為任何行動不方便的人(包括你我)都有可能有一天會使用到它。只是當我們短時間內不需要它,而自己的某些計畫或行為的效率或效益又會因為別人使用它而受到阻礙時,我們就很容易會覺得它/他們是麻煩的製造者而感到不耐煩、生氣。

最後,我還思考到一個原則性的問題:為什麼購物消費一定要符合效益或效率原則呢?為什麼買菜不能是一種生活的體驗呢?如果有一天我們是輪椅上的人,會不會期待其他市場內的「菜友」也給我多些時間、空間完成我的購物行程呢?果然「將心比心是最大的倫理」,期盼日後自己在市場裡遇到輪椅族在買菜時,能給予更多真誠的尊重,至於要不要繼續跟佔據中間走道的流動攤販買東西?這個議題可能得留給大家進一步去思考了!

about 徐敏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