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一、二個月的生活陷入暫時性的停頓。雖然生活的腳步和節奏還是繼續,可是身邊親近的人,還有我自已知道,我的活力和精神狀況落差很大。
這個情形,推敲著可能的原因,我完成了一篇文章:過渡期。詳文請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hirly0204/3/1296564578/20071011124043/#centerFlag/
平時就在關心我的好友,基於愛護和安慰的立場,給了我些建議。留言如下:
Man in Boston
Well, it has been a while ......
So first maybe you can think about what 圍棋 means to you in your
future life. Is it you relying on living or something else.
Second, what is the purpose you are so sager to improve your 圍棋 level?
Then think about what is going to lose and get if you did improve the level of your 圍棋.
Your future husband and you kind of sorting out already.
No offense, for me I will treat 圍棋 as a sport or a hobby.
The only thing I want from sport or hobby is fun....a lot of fun.
No matter what level I was ...I did my best.
If I can improve that is good ....if I can not.....still feel good for myself. If you are feeling less fun when you improve then find out why .....
Actually I have no idea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P but my point is
it should be fun not pressure for improving 圍棋.
When is the wedding ? let me know ok :)
不愧是留學美國的准博士…用理性的分析方式,輕易地分析出應該探討的問題重點。一方面思考他所提出的疑問,一方面也覺得,若有所思,甚至是感概不已。
他所提的問題都相當的實在:
1、思考一下在我未來的生活當中,圍棋所對我而言代表的意義。到底它對我而言,是一個謀生的工具,還是其他。
2、我如此認真地想要讓我的棋力進步的目的是什麼?
3、如果我在棋力上加以磨練進步,我所得到和失去的會各是那些?
4、想要從圍棋當中得到些什麼?對於棋力進步而言,圍棋應該是有趣而不是壓力,不是嗎?
也該是對我自已誠實的時侯了。我想,誠實的最好理由,是因為唯一騙不過的人,只有自已而已。人,有時侯並沒有那麼聰明。只有潛意識的某部份知道最後的真相,而人總能夠傾向於自我欺騙。
我最近欲振乏力,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對自已失望了…非常失望。失望有很多的原因…這些理由交織出的自責的網,把我給困住了。
在抽開網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面對真相。第一個失望是來自於我對我自已下的承諾,最後無法兌現。在學圍棋之前,我曾經花了很大的心力製作過一份有關於圍棋學習生涯的計劃書。其中包括我要學到什麼程度,有什麼樣的實力,花費什麼樣的代價,有什麼樣的收入…包括時間、年限等確實的數字。這份計劃書,我當時只有給幾位我所信任的導師來看,並且請求他們的建議。這份計劃書,列出的短、中、長期目標,所規畫的年限是二十年。
只是,我真的不會料想得到,我的計劃會被婚姻和走入異鄉這兩件事所打亂。對我而言,對自已的承諾就是一切。更何況,我對這樣的目標設訂,懷抱著如火的熱情,在整個實現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一時的成敗和挫折不算什麼,我的理想圖是訂在二十年後。
可是現在,當然計劃已經趕不上變化,面對未來,不是企劃書可以計劃的出來的了。
對剛開學的我來說,壓力的負荷的確較重。很多細節需要分心去處理,可是渡過了一陣子沒有圍棋的日子以後,接下來的就是空虛。說沒有時間是騙人的,每天其實都可以擠出不少的時間。只是心不在,有時間也柱然。有品質的時間,指的是有空、有意願,而且能夠專注,心裡沒有其他分神和煩惱的事。
不過這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個有工作的成人而言,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棋力的進步,我覺得是對自已的負責的表現。能夠不斷地進步,對我而言才是學習的動力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衡量自已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的方向、質量的標準。
當然圍棋的進步是多個層面的。很多技術上的關鍵突破點,其實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個性。這個部份能否進步,就很難用時間來衡量了。在這個部份,我深有體會。
為了要棋力的提升,會吃掉我的時間和精力,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更何況,對我而言,那所要花的時間是雙倍的…我不只是一個單純將棋力提升的棋手而已,更是一個將體會、感受、學習和心得記錄下來的人。棋譜的整理、照片的拍攝、文章的撰寫、更新和經營,那在在都是時間所堆疊出來的吶。
總而言之,人家下一盤棋,我可要用雙倍至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吶。如果都不做會不會輕鬆很多?!當然會。可是我的心理會不滿足…現在我才知道,我是需要這些活動來強化我的個樣感官,讓它們保持敏銳和活力,重點是,知道自已在學習的進行狀況,是非常能讓我感到充實和滿足的…棋力的提升,好像最後成為了附帶的獎品了。
這下子我才發現,我愈對圍棋投入心力,我就會愈愛圍棋,雖然我會常抱怨,說它是多麼難搞、花大把力氣照顧、吃掉我的時間精力,又難以討好顧週全…可是當我完全將它自生活中剃除了以後,這才發現,沒有它,我真的少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時刻,說它是一種甜蜜的負擔,還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天啊…瞧瞧我講的,好像在講一個自已的小孩一樣…我現在開始懂,為什麼人家做父母的曾說過,偶爾離開孩子幾天,哭的不是小孩,而是媽媽,才發現不是小孩需要我們,是我們需要小孩這種話的意思了。
對大部份人而言,圍棋該是樂趣和嗜好,而不是工作和壓力。我其實有條件這麼說、也能這麼做。不過我後來發現,周老師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
身為職業棋士的老師,自然而然地面對圍棋的態度可就不能像我們一般人這樣鬆散、可有可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不能成為高手,從下棋時和面對圍棋的態度,就可以知道。簡而言之,鬆散而隨意地面對圍棋,就會成為一個鬆散而隨意的棋手。換言之,高手的態度,是要對每一子的落下和發展負責的。
剛開始的時侯我的態度也很鬆散,對於老師那種好像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成為高手,不然點點點的那樣想法覺得太超過,心裡總會有一個隱形的聲音不時出現說:有這麼嚴重嗎?!可是沒有期待就沒有進步,沒有目標就不知道方向,這點我倒是相當認同的。
堅持是一種重要的特質,不論是學習什麼東西。其實不論學什麼都會有上上下下的瓶頸期,渡過就好了。也許瓶頸不只一個,或是說,只要走在學習的角度上,永遠有更好的境界可以追求。無止盡的追求更棒的進步空間,也許有時侯是壓力,也許有時侯是動力,就看看待這件事情時的心情和態度是如何了。
朋友傑,棋力約四至五段,倒是有一套自已的理論說:圍棋是不是藝術他是不知道,不過如果想起它來就這麼沉重…那還真的很難愛得下去。他開玩笑地說:當初堯發明圍棋,也沒有想說要困擾誰啊∼面對圍棋其實可以更輕鬆一點。如果圍棋不好玩,玩玩西洋棋也行啊!也許開悟是不能預期的,但是讓時間慢慢地讓棋力發酵,時間到了,自已就感覺到的。
「要讓棋力能夠發酵,至少也不能離開它吧?」我說。
「離開它?妳是指不下棋就是離開它嗎?」
「呃…起碼要有一直保持接觸吧…下棋也好、打譜也好、上網看人下、討論也好…。我覺得久沒接觸,棋感變得好差。」
「唉,那和騎腳踏車一樣,不會忘的啦。我曾經三、四個月沒有下棋,也沒事啊。」傑說。「下個幾盤感覺就回來了,更何況,變弱也不會怎麼樣。」
「更何況…妳大學時也不是接觸過,後來也不就離開了好多年嗎?」傑言之頗為有理「機緣到了嘛。妳那時下一陣子,這時又下個一陣子。這樣,算是”離開”了嗎?」
「嗯,好像也是。」我同意。能夠順著潮流,揚風而起的時侯,快意地出航確是美事。天氣驟變的時侯,懂得適時的收帆,也是一種智慧啊。
「當局者迷,別給自已太大壓力。」傑說。「你也想一想,圍棋臉上的無辜表情吧!」
圍棋對我而言,意義到底是什麼呢?讓我用這段我偶然看到的採訪做為結尾。此時電視轉到一台記者專訪,被訪問的人叫做保羅帕茲,人家常暱稱他為帕沙華帝(有名的三大聲樂家之一),是歌劇的聲樂家。最近出了一張新的專輯,叫做星光奇蹟。
鏡頭剛好停在他的正面,記者也許問了一段話是什麼,但是他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抓住了我的全副的注意力,和我的內在起了「對了!就是這個!」的共鳴。
他說:「我會在這裡,是因為我單純地就是喜歡唱歌…人生如果有自已真心想要做的事,並且能夠好好發揮的時侯,就應該好好地把握住機會。唱歌∼讓我產生動力,讓我成為一個超越自已的人…當我一唱歌的時侯,我就完全脫胎換骨,變成了另一個人。…我的朋友都說我是怪胎,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嗯,我想我懂。
這個情形,推敲著可能的原因,我完成了一篇文章:過渡期。詳文請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hirly0204/3/1296564578/20071011124043/#centerFlag/
平時就在關心我的好友,基於愛護和安慰的立場,給了我些建議。留言如下:
Man in Boston
Well, it has been a while ......
So first maybe you can think about what 圍棋 means to you in your
future life. Is it you relying on living or something else.
Second, what is the purpose you are so sager to improve your 圍棋 level?
Then think about what is going to lose and get if you did improve the level of your 圍棋.
Your future husband and you kind of sorting out already.
No offense, for me I will treat 圍棋 as a sport or a hobby.
The only thing I want from sport or hobby is fun....a lot of fun.
No matter what level I was ...I did my best.
If I can improve that is good ....if I can not.....still feel good for myself. If you are feeling less fun when you improve then find out why .....
Actually I have no idea what I am talking about :P but my point is
it should be fun not pressure for improving 圍棋.
When is the wedding ? let me know ok :)
不愧是留學美國的准博士…用理性的分析方式,輕易地分析出應該探討的問題重點。一方面思考他所提出的疑問,一方面也覺得,若有所思,甚至是感概不已。
他所提的問題都相當的實在:
1、思考一下在我未來的生活當中,圍棋所對我而言代表的意義。到底它對我而言,是一個謀生的工具,還是其他。
2、我如此認真地想要讓我的棋力進步的目的是什麼?
3、如果我在棋力上加以磨練進步,我所得到和失去的會各是那些?
4、想要從圍棋當中得到些什麼?對於棋力進步而言,圍棋應該是有趣而不是壓力,不是嗎?
也該是對我自已誠實的時侯了。我想,誠實的最好理由,是因為唯一騙不過的人,只有自已而已。人,有時侯並沒有那麼聰明。只有潛意識的某部份知道最後的真相,而人總能夠傾向於自我欺騙。
我最近欲振乏力,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對自已失望了…非常失望。失望有很多的原因…這些理由交織出的自責的網,把我給困住了。
在抽開網的同時,最重要的,是要面對真相。第一個失望是來自於我對我自已下的承諾,最後無法兌現。在學圍棋之前,我曾經花了很大的心力製作過一份有關於圍棋學習生涯的計劃書。其中包括我要學到什麼程度,有什麼樣的實力,花費什麼樣的代價,有什麼樣的收入…包括時間、年限等確實的數字。這份計劃書,我當時只有給幾位我所信任的導師來看,並且請求他們的建議。這份計劃書,列出的短、中、長期目標,所規畫的年限是二十年。
只是,我真的不會料想得到,我的計劃會被婚姻和走入異鄉這兩件事所打亂。對我而言,對自已的承諾就是一切。更何況,我對這樣的目標設訂,懷抱著如火的熱情,在整個實現的過程中,雖然經歷了許多的困難,可是我一直沒有放棄,因為我知道,一時的成敗和挫折不算什麼,我的理想圖是訂在二十年後。
可是現在,當然計劃已經趕不上變化,面對未來,不是企劃書可以計劃的出來的了。
對剛開學的我來說,壓力的負荷的確較重。很多細節需要分心去處理,可是渡過了一陣子沒有圍棋的日子以後,接下來的就是空虛。說沒有時間是騙人的,每天其實都可以擠出不少的時間。只是心不在,有時間也柱然。有品質的時間,指的是有空、有意願,而且能夠專注,心裡沒有其他分神和煩惱的事。
不過這對於現代人,尤其是個有工作的成人而言,其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棋力的進步,我覺得是對自已的負責的表現。能夠不斷地進步,對我而言才是學習的動力和方向,更重要的,是衡量自已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的方向、質量的標準。
當然圍棋的進步是多個層面的。很多技術上的關鍵突破點,其實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個性。這個部份能否進步,就很難用時間來衡量了。在這個部份,我深有體會。
為了要棋力的提升,會吃掉我的時間和精力,這點是毫無疑問的。更何況,對我而言,那所要花的時間是雙倍的…我不只是一個單純將棋力提升的棋手而已,更是一個將體會、感受、學習和心得記錄下來的人。棋譜的整理、照片的拍攝、文章的撰寫、更新和經營,那在在都是時間所堆疊出來的吶。
總而言之,人家下一盤棋,我可要用雙倍至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吶。如果都不做會不會輕鬆很多?!當然會。可是我的心理會不滿足…現在我才知道,我是需要這些活動來強化我的個樣感官,讓它們保持敏銳和活力,重點是,知道自已在學習的進行狀況,是非常能讓我感到充實和滿足的…棋力的提升,好像最後成為了附帶的獎品了。
這下子我才發現,我愈對圍棋投入心力,我就會愈愛圍棋,雖然我會常抱怨,說它是多麼難搞、花大把力氣照顧、吃掉我的時間精力,又難以討好顧週全…可是當我完全將它自生活中剃除了以後,這才發現,沒有它,我真的少了許多令人感動的時刻,說它是一種甜蜜的負擔,還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天啊…瞧瞧我講的,好像在講一個自已的小孩一樣…我現在開始懂,為什麼人家做父母的曾說過,偶爾離開孩子幾天,哭的不是小孩,而是媽媽,才發現不是小孩需要我們,是我們需要小孩這種話的意思了。
對大部份人而言,圍棋該是樂趣和嗜好,而不是工作和壓力。我其實有條件這麼說、也能這麼做。不過我後來發現,周老師對我的影響真的很大。
身為職業棋士的老師,自然而然地面對圍棋的態度可就不能像我們一般人這樣鬆散、可有可無,呼之即來揮之即去。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能不能成為高手,從下棋時和面對圍棋的態度,就可以知道。簡而言之,鬆散而隨意地面對圍棋,就會成為一個鬆散而隨意的棋手。換言之,高手的態度,是要對每一子的落下和發展負責的。
剛開始的時侯我的態度也很鬆散,對於老師那種好像人生的目的就是要成為高手,不然點點點的那樣想法覺得太超過,心裡總會有一個隱形的聲音不時出現說:有這麼嚴重嗎?!可是沒有期待就沒有進步,沒有目標就不知道方向,這點我倒是相當認同的。
堅持是一種重要的特質,不論是學習什麼東西。其實不論學什麼都會有上上下下的瓶頸期,渡過就好了。也許瓶頸不只一個,或是說,只要走在學習的角度上,永遠有更好的境界可以追求。無止盡的追求更棒的進步空間,也許有時侯是壓力,也許有時侯是動力,就看看待這件事情時的心情和態度是如何了。
朋友傑,棋力約四至五段,倒是有一套自已的理論說:圍棋是不是藝術他是不知道,不過如果想起它來就這麼沉重…那還真的很難愛得下去。他開玩笑地說:當初堯發明圍棋,也沒有想說要困擾誰啊∼面對圍棋其實可以更輕鬆一點。如果圍棋不好玩,玩玩西洋棋也行啊!也許開悟是不能預期的,但是讓時間慢慢地讓棋力發酵,時間到了,自已就感覺到的。
「要讓棋力能夠發酵,至少也不能離開它吧?」我說。
「離開它?妳是指不下棋就是離開它嗎?」
「呃…起碼要有一直保持接觸吧…下棋也好、打譜也好、上網看人下、討論也好…。我覺得久沒接觸,棋感變得好差。」
「唉,那和騎腳踏車一樣,不會忘的啦。我曾經三、四個月沒有下棋,也沒事啊。」傑說。「下個幾盤感覺就回來了,更何況,變弱也不會怎麼樣。」
「更何況…妳大學時也不是接觸過,後來也不就離開了好多年嗎?」傑言之頗為有理「機緣到了嘛。妳那時下一陣子,這時又下個一陣子。這樣,算是”離開”了嗎?」
「嗯,好像也是。」我同意。能夠順著潮流,揚風而起的時侯,快意地出航確是美事。天氣驟變的時侯,懂得適時的收帆,也是一種智慧啊。
「當局者迷,別給自已太大壓力。」傑說。「你也想一想,圍棋臉上的無辜表情吧!」
圍棋對我而言,意義到底是什麼呢?讓我用這段我偶然看到的採訪做為結尾。此時電視轉到一台記者專訪,被訪問的人叫做保羅帕茲,人家常暱稱他為帕沙華帝(有名的三大聲樂家之一),是歌劇的聲樂家。最近出了一張新的專輯,叫做星光奇蹟。
鏡頭剛好停在他的正面,記者也許問了一段話是什麼,但是他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抓住了我的全副的注意力,和我的內在起了「對了!就是這個!」的共鳴。
他說:「我會在這裡,是因為我單純地就是喜歡唱歌…人生如果有自已真心想要做的事,並且能夠好好發揮的時侯,就應該好好地把握住機會。唱歌∼讓我產生動力,讓我成為一個超越自已的人…當我一唱歌的時侯,我就完全脫胎換骨,變成了另一個人。…我的朋友都說我是怪胎,大概是這個意思吧∼!」
嗯,我想我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