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4956-001.jpg

來加國已五個多月,和大家做一下近況報告。原本預計五月初到美國考托福,因故延期,理由有三。

 第一是只有三個月的時間實在是不夠我準備,死命背了上仟個單字和做練習,絲毫沒有在模擬考成積上反應出來努力的結果,深覺得英文不是幾個月或是幾週就能看得出進步的幅度的(尤其是托福這種東西…),我自已對房東太太說,我感覺自已像是努力把石頭丟進大游泳池,就是希望水位(英文水平)能夠多上升的感覺一模一樣。感覺上努力了半天,還不如蒸發的速度快。

 

第二,老公丹先生為布蘭登的華人向我請托,能不能把英文基礎發音班的時間,從預定的六月(我從台灣回來後),提前到四月春假的一週。他的理由聽起來充份,說很多人等不了那麼久,隨時都可能找到工作上班去,更何況,春假期間,學校放假、移民局也停課,大家沒有接送小孩還有請假的問題,這時侯上課,再合適不過。上課是沒有問題,問題是高壓力又密集的一週課程之後,我的身體就發炎了(在警告我免疫力下降了),又調養了一、二週才轉好,以致於所有的行程就完全打亂了。(唸書的時間本來就已經不夠了說…)

 

第三個理由,是來自一個內線消息。我的房東Howard是個高中數學老師,他和教育局的人開研討會,討論如何因應這群新移民的教育問題。主持這場研討會的人是教育局負責僱聘的主管,透過這場研討會,透露出教育局打算在近期內替布蘭登的學校多聘僱一些中文助教(英文也要流利)來協助當地的老師們進行教學。我的房東太太的意思是說,如果能夠有場合發揮同樣的天賦,何必執著於一定要當正式的老師呢?(更何況多得是老師畢業了找不到工作,每年從布蘭登大學畢業的教師有120個,每年卻只有八個職位出缺)既然如此的話,那值得再投入二年的時間和大筆的錢嗎?而且她也告訴我,當老師的工作時間很長,她的老公常常把工作帶回家做,備教案等等。如果是那樣的話,要兼顧其他的比如照顧孩子、又協助幕會,就比較辛苦囉!當助教就不一樣了,雖然錢是少了一半沒錯,但是下班就沒有事了,簡單又乾淨。

 

老公說,有工作就做吧。做了三個月就能申請EI,如果到時侯生產的話,就可以申請補助(一年的產假又半薪可領),也不錯。更何況,畢業後,還不是一樣要找工作?在加拿大的在地工作經歷和在地學歷一樣,值得累積。(他的真正意思是說,前者不需要花到他的錢,而且還可以有進帳!)

 我自已的考量,除了錢的考慮之外,主要是因為年紀。三十三歲了,雖說逼進高齡產婦的年紀,但總有兩年的時間,可是我連第一胎都還沒有著落耶。唸書的計劃,就算是一切順利,那也要拖個至少再二年以上,那萬一要是不順利呢?時間就白白浪費了。後來壓斷這個決定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來自一個我的朋友最近發生的前車之鑒。英文會話的練習伙伴的一個四十歲加拿大藉太太,歡天喜地地開心著自已懷孕了…正在我們都替她高興時,她不到一個月就流產了。高齡產婦沒關係?!科技很發達?騙肖啊,事實就擺在眼前不是?

所以,在Aletha的協助之下,我開始向教育局拿請請表格,寫自傳、寫簡歷,開始把自已的學經歷文件資料、學歷證件,以及請人寫三封推薦信。光這個流程,就整整又花了二個星期左右。

 

和台灣的人力市場不一樣的是,我發現不論到那裡,這裡的人都非常講求推薦信。這種信件如果是在台灣,通常是申請人自已先打好或是擬好草稿,然後請推薦人簽名就行。在這裡可不一樣,大家都是自已寫的。不只是如此,他們還得要自已寄,直接寄到教育局去,所以說他們推薦人在推薦信上寫了什麼,被推薦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另一個在學校工作的特色,就是要通過犯罪紀錄的檢查。我必需從家鄉的警察局開具證明沒有犯罪紀錄,並且要徹底地調查之前有沒有家暴或是虐待兒童的紀錄。幸好因為一開始就打算要移民,所以在來加拿大之前,我們就都已經申請好良民證並且帶在身上,所以在去年十二月開始在Betty Gibson小學申請做義工的時侯,已經完成過這一連串複雜的表格及申請了。

 

三封推薦信當中,照理要有一封是“前僱主”的信。可是我的前僱主都在台灣。很幸運的是,雖然我們才來五個多月,可是差不多一到當地,就開始申請做義工,不但在移民局服務中心當翻譯,也在小學當助教。真的是助人的是有福的,這樣的福氣一定會回報到自已的身上,當初在申請做義工的時侯,完全沒有想到,有一天會用得上這些人的推薦信。所以,由移民局的義工主管出具一封,由Betty Gibson的一位資深老師(我基本上都在她的班上協助,也示範過畫畫)出具一封,還有再加上我的房東兼好友Howard(也是資深的數學老師),他們三位都有資格及適當的職位,來指認我的專業和是否俱備擔任學校助教所需的能力。(更特別的是,我的房東和Betty Gibson的老師,在當地的教學經歷都有二十五年…資格老的很,在教育局和當地教育界的聲譽很響亮。他們所出具的推薦信,份量之重可想而之。)

 

再補上我十四年來的教學經驗,這樣的背景簡直是無所挑剔,陣容堅強。萬事俱備,就只欠東風了。不到二週,我就接到了第一通面試電話。

 

在令人滿意的面試過後,我可以感覺得到,那校長基本上就準備立刻僱用我了,面式只是個型式而已…然後他問了我一個問題,說對於這面試有什麼疑問沒有?

 

「有。」我說。「你知道我現在拿的是旅遊簽證嗎?」

 

「…不知道。」那校長看起來很驚訝。他說他在教育局的網頁上看到我的資料,就假設說我已經準備可以進入到面試流程了。

 

「我會儘快和教育局的人事部門連絡,再通知妳。」校長保證。

 

我和丹先生,和移民局的人研究過,基本上要讓我能夠工作,只有二條路。第一就是申請移民,拿到楓葉卡(這,最快要一年半)。第二就是將旅遊簽證,給轉換成工作簽證,前提是有人願意僱用我一份全職(八小時)的工作,拿了這個job offer,我再向政府申請轉換(不一定能過)。問題是,學校及移民局只能僱用有社會保險號碼(至少要有楓葉卡)的人,所以是要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為難的很。再者,學校一天只開工五個多小時,在學校上班的人,沒有一個人是超過一天八小時的。這不符合工作證的申請要求,又令人不解要怎麼才能過這一關。

 

再研究下去,就發現說如果是僱主要申請外國人來加拿大工作,為了保護本地人的工作權,要向政府出具證明,在工作機會公開後,至少要有二個月左右的時間,沒有足夠或是適當的人選才應徵之下,才得以進行對外僱用的程序,這樣一來一往,至少也要拖上六到八個月的時間。

 

「很抱歉,雖然我們很喜歡她,也很願意僱用她…」丹先生接到校長的電話了。「但以她目前的身份,我們實在是沒辨法。」

 

我嘆了口氣。這好像也是意料中的事情。但我總是禱告,希望事情有轉換的機會,你知道的嘛,就是奇蹟。Aletha安慰我,透過這次有一個正式面式的經驗和機會,也是不錯的嘛。

 

又過了幾天,教育局親自來電話了。他們詳細地問了我的資料,也告訴我他們沒有處理過這樣的情況。

 

「但是,現在知道也好。」那位小姐Erin說。「也許會有後來的十位老師,都會面臨到相同類似的問題,我們遲早也得學會如何申請轉換工作證的這種程序。」

 

我把和教育局的對話告訴Aletha和丹先生,他們都很替我高興。起碼我們不是遇到那種"抱歉,沒有辨法就是沒有辨法,你自已解決"的那種態度。而且據他們說,只有我這麼一位申請做中文助教,可見這裡的適合人力之缺乏,中英文都流利,又同時具有教學背景的,那真是少之又少了。

 

「聽起來,妳現在是在做打前鋒的創始者嘛!」Aletha說。

 

唉,該等的,就等吧。丹先生說,很多人等了好幾年,才從新再進入職場的呢。也是,該等的,就是少不了。這,也許是上帝磨練我耐心的好機會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