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ervice/tmp/2009-01-28/tpchome/1797883/166.jpg

漫談傳銷

今年七月的有一天,大俊和丹,找了個時間約我吃飯,說是要”報一個賺錢的好康機會給我”。

我笑著赴約了。這講明了是要找我做傳銷。不過我覺得有趣的是,他們明明知道我的現況,搞不好幾個月後就會隨丈夫前往加拿大工作而不會留在台灣,根本就是很差的目標人選,我不懂,為什麼還要把時間心力,放在我的身上?!

等待餐點的一個半小時期間,大俊把公司制度、產品(馬來西亞式的餐廳)和獎金制度解說了一遍,途中還因為我的頻頻催促,直接切入重點。等他畫了大餅,又拼命地提出”有人因為相信,現在一不小心就手下有幾星幾線,不到一個月就收入有幾十萬…”這樣類的例證來。重點是,他也誠實地提出,要做就要做”老鼠頭”才有機會,這家傳銷公司現在還在申請核報過關的階段,也就是”新的不能再新了”的意思。

 我笑了笑,問他:「我曾經經營過傳銷兩年,全職,你知道嗎?」

「呃,不知道。」他們也笑了。

 

「我不是不贊成傳銷,但是我認為,傳銷要經營成功,實在是太難了。」我說「除非,是以教育的立場,那我贊成…不過,代價可能會很高哦。」

以大俊的意思,就是這個產品是以餐點和飲料為主,每個人都要吃飯,所以不用屯貨,沒有壓力,也不用負擔責任額,是個很好的選擇。而且,他看好的是未來的投資,加盟店的型式,認為會很有展望。因為最近不景氣,加上金融業、保險公司的合併風波,使得大俊認為保險業的未來不看好,再加上他身在保險公司十五年任職總監,他認為保險業複製困難,也要長期培養人才。這個我認同,但是我還是認為相對於傳銷業,保險業畢竟在制度上的成熟,收入的穩定,雖然仍然淘汰率高,可是對於人員的定著,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我提出一些我認為,傳銷之所以很難經營發展的個人想法:

不勞而獲的心態氛圍

因為這家公司是雙軌制,所以在說服經營的過程中,不斷有那種“只要你佈一條線,另一條線我會幫你佈”或是“萬一不小心找到一條大腳的,就吃不完了”,把努力的焦點放在他人的身上,對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樣的信念,產生了動搖。

把人當作單位復製的難度

基本上每個人的特質都不同,不太可能像軍隊一樣,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可是所謂的“複製”就是要讓人在系統中,按著一樣的模式來操作,這本身就很困難,除非有像7-11的明確系統和合約綁住,或是像在軍中有軍法在管理。在傳銷,完全地複制,是一種理想化的狀況,更何況,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天命,而所附予的能力和資質,就是為了要完成個人的職業生涯上的需求,而傳銷裡頭,把每一個人當作複製的元素,則違反了這個獨特性。

以錢為基本核心價值的危險

基本上,很多人對於“有錢”這件事,並不都是持有正面的思考和觀點。這就是為什麼業務工作是許多人的弱點,也是新進的業務人員在前一、二年陣亡率特高的原因。在傳銷產業,除了一些硬加進去的價值,比如說“家庭經營、時間自由”之外,基本上是以“錢”為基本的推動力,而這是相當危險的事。比如說“保險理念”的推動,雖是無形產品,可是背後總有基本的信念價值,可以協助行銷人員把焦點放在他人的福址上,因此較容易可以克服挫折,開發潛力。可是起碼在這個產品上,我很難看出,“馬來西亞餐點”的行銷在精神層面的理念和價值。

組織來得快,去得也快

因為進入的門檻低,所以招人快,相對而言,出去的也快。一年幾千元的會員費,說穿了當然不像7-11或是麥當勞、肯德基一樣是幾百萬,甚至是上千萬的加盟金,加上合約規定,只能乖乖“聽話照作”,建立系統。付出的相對代價很低,決心也小,要放棄也很容易,說不肯動就是不動,上線又能耐他何?

產品重覆消費的必要性和需求性。

很多的傳銷產業的產品,注重在回購性頻率高的產品上,比如說健康食品、精油、或是減肥產品,甚至是中藥衛生綿。雖然說“人天天要吃飯”這個理論成立,可是選擇如此多的前提下,人不見得天天要上餐館吃飯,更別說是天天吃馬來西亞食物。人畢竟是善變的動物,除非是馬來西亞人從小到大就是吃馬來食物,不吃會受不了,我不見得看好愛吃又善變、喜新厭舊的台灣人,會長期愛上同一種食物。

個人的能力發展,趕不上實際需要

在傳銷的團隊中,是以人為傳遞的媒介,說穿了,要賺到大錢,關鍵不在於行銷能力,更重要的是“領導能力”。先別說光是行銷能力,多少人在培養的過程中就困難重重,領導起一群組織,絕對不是半年幾個月就可以培養得起來的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所有企業技能裡頭,最難的一項能力,不然為什麼說好的領導人難求。很現實的是,沒有領導組織力,就缺乏足夠的格局和溫床,吸引足夠的人進入這個組織。能夠俱備領導力的人,就是本身在其他地方歷練過本來就俱有能力的拿來運用,絕少是在這“一年當作十年用”的快速壓縮的環境情況下被培養出來的。所以很容易就有“高中生穿上西裝服”、“阿嬤試著要突破和改造”的領導人類型出現。大家都知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人的改變不是不可能,但說句實在話,確實是很難得,需要極大的意志力、耐心和不少的時間。可是在傳銷被壓縮的情形下,週圍滿滿都是“你看誰誰誰,不到半年就賺了多少錢,手下有多少組織”的類似訊息,再再宣揚出“急功近利”的氛圍。能力未成,結果一定得要生出來,不然就下線就死得快,所以被迫將be-do-have反向操作,半年一年最多,結果出不來,下線失去信心後就陣亡給你看(人家總要吃飯吧,一個月一、二萬元雖然不多,可是起碼看得到、摸得到,而且穩定),難怪傳銷難成功。

挫折無法宣洩,壓力悶鍋

剛進傳銷的人,很快的找起親朋好友,做起生意。一個人的親朋好友能有幾個?能力好、人緣佳的人不是說沒有,可是總是少數吧。大部份的人不是持反對態度(比如說親人),就是持觀望態度,送給你一句話:等你真的成功後再來找我(廢話嘛,你不加入,我要怎麼成功?!)。這還不是最難的,行銷過程難免出現挫折,而且是大挫折的時侯,找上線也找爛了(他下線那麼多個,總不可能天天待命專門替你輔導聽你抱怨);不敢找下線,總要裝出個“領導人風範”;找沒有利害關係的旁線怕又毒死一票人害人家陣亡,到時侯旁線的上線會找你的麻煩;找親人(理論上是支持的當然人選),他們送給你一句:我早就告訴你了吧!找朋友也有顧忌他們是未來的對象,給他們積極成功的形象都來不及,怎可能吐露實情…而且人很奇怪,平常時侯稱兄道弟的,一但知道你跑去做傳銷,連電話都不通了,大家一接到你的電話,就起了防備戒心,談死一個,就等於談死了一票人。而且流傳的速度超快,你還沒有跟其他人連絡,同一個圈子裡的人就忙著奔相走告了。

有話在心底,誰都不能說,結果就是愈來愈悶,苦水往肚子裡吞,影響健康和情緒。而且說實在的,別人看也看得出來,就漸漸地減少出現在會場,久了,就消失了。

 

將人給“物化”“利益化”“現實化”的必然過程

這個部份,是我本身感受深刻,而且最不能接受的一點。

身為傳銷組織的一員,為了一口飯,當然大家會為了四個小孩拼了老命,既然人脈就是錢脈,當然積極地運用時間,最有效率的情形下,找出最有能力最有成功機會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事。

也許當事人並不自覺,可是當這人在和其他人互動的時侯,腦筋裡轉個不停,盤算分析著一些想法,比如說:這個人口袋裡有沒有餘錢可以用?他的能力如何?有沒有行銷價值?對組織有沒有好處?我有沒有得益的空間?我有那些機會可以談到我的產品、我的事業?……嚴重起來,在互動的態度上就擺明了這一點,只對有能力、條件的人有笑臉,對於沒有能力的人就不屑一顧,更嚴重的,對於有機會、條件好的對象就親近勤跑,對於已經表明沒有興趣的朋友就開始減少往來。簡單來說,就是會變得很現實。

拜託!壓力不要這麼大,大家朋友約出來聚一聚聊一聊很難得,放鬆都來不及了,還要被你作行銷炮轟,太累人了吧!而且,傳銷人真的以為,他們懷著這樣的心思意念和別人互動,別人感受不出來嗎?沒有人喜歡在名單裡頭,被分成“ABCD級目標客戶”的。更何況,朋友是一回事,當作共同經營者又是另一回事。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叫:合夥的生意難做嗎?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交情,很容易就在拿捏不好的情形下,被犧牲了。賺得了這些錢換算回來,真的值得嗎?這種情形,屢試不爽,不見得是經營者自已修為的問題,而是整個制度就是會演變成這種情形。

以上,是我對於傳銷的看法。不過,若是讓我談要加入傳銷的理由,我會贊成以“教育的立場”和“打預防針”這兩個理由去玩一玩、試一試。畢竟名利是人的二個難關,沒有得到過就是會執迷不悟地追求,而傳銷是一個動人,又看起來“似乎是很有發展”的“難得機會”。但只要玩過一次,對大部份的人而言就是會像是打過一次預防針,徹徹底底地惦過自已的斤兩有多少以後,就不會再輕易地著迷其中了。我認為對於一個人的務實性的建立,有一些幫助,當然,那也要代價付得起才行。有些人為了學這堂課,付上了關係的代價、信用掃地,再加上負了不少債,那就得不償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雪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